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懷柔園區(qū)啟用儀式
千龍網訊 秋風颯爽,藍天下的懷柔科學城色彩斑斕,五彩的秋葉與周邊建筑交相輝映,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秋色畫卷。10月30日上午,在科學城核心區(qū),一陣陣掌聲傳來,國家科技部,北京市發(fā)改委,北京市科委,懷柔區(qū)及科學城,中科院前沿科學與教育局、科技促進發(fā)展局、科技創(chuàng)新發(fā)展中心的相關負責人及物理所六位院士和科研人員等 “大咖”齊聚一堂,共同見證國際上首個集極低溫、超高壓、強磁場和超快光場等極端條件為一體的用戶裝置的正式啟用。當日同時舉行了“北京凝聚態(tài)物理國家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凝聚態(tài)物理卓越創(chuàng)新中心”掛牌儀式及“北京物科儀器研發(fā)中心”揭牌儀式。
中科院物理所所長方忠致辭
中科院物理所所長方忠在開園儀式上講到,綜合極端條件實驗室裝置即“一裝置兩平臺”于2017年率先開工建設、今年7月份土建工程率先竣工驗收進入設備安裝調試階段,這標志著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并率先開始進入科研狀態(tài),并承載著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物質科學研究實現跨越發(fā)展的重要使命。
中科院物理所所長方忠向戴彬彬書記等嘉賓介紹儀器研發(fā)
圓滿完成這項建設任務的中建八局相關負責人張茂春也應邀出席了儀式,他表示,為了更好服務國家科技高質量發(fā)展,八局也互相促進,相伴而行。項目團隊依托重大工程,發(fā)力“新基建”,以科技需求牽引“新基建”科技成果的轉化。綜合極端條件實驗室裝置因涉及特殊高端精密科研設備,對設備基礎及建筑結構的接地性能、尺寸精度、隔振性能以及結構無磁性能均有極高的要求。在施工過程中,中建八局從傳統(tǒng)土建向科研基建轉變,大膽探索無磁結構施工工藝,創(chuàng)新性地采用玄武巖纖維、無磁不銹鋼鋼筋等工藝,并利用金屬探測器等科技手段對回填土、混凝土、扎絲等進行無磁性篩查,完美達到了科學家們的科研要求,為切實促進“從0到1”的原始創(chuàng)新成果的產出和國家科技戰(zhàn)略部署的落實做出了實質性貢獻。
磚紅色的建筑內,一排排儀器設備井然有序的擺放,身穿白大褂的研究人員沉浸在他們的世界中。屋頂的空中花園,綠植正迎風招展,在科學城的每一個角落,到處洋溢著繁忙而又生機勃勃的景象,而不遠處,一個個在加速建設的科學設施平臺“新基建”,正構建著一個原始創(chuàng)新生態(tài)體系。